据斯德哥尔摩10月8日报道,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10月8日以她“坦率而不妥协”的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的作品看上去坚定不移,带着困惑和创伤的辛辣幽默,尤其是在反映家庭生活时。
自1901年首次颁奖以来,这个奖项一直由小说家把持,而格丽克作为诗人获得了这个奖项。她也是为数不多的获此殊荣的女性之一——第16位诺贝尔文学奖女性得主。
回避大多数宣传的格丽克在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的家中接受瑞典通讯社记者采访时说,她的电话响个不停,她很难表达对获奖的感受。
报道称,诺贝尔奖委员会在其评语中称赞格丽克“她准确无误的诗意般的声音,带有朴素的美,使个体的存在具有普遍性”。
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马茨·马尔姆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了这一奖项,他说自己与格丽克进行了交谈,这一消息“令人惊讶,但就我所知是受欢迎的”。
格丽克在2012年接受美国成就协会采访时曾指出,“世俗的荣誉令生存在世界上更加容易”,但她说,作为一名艺术家,她真正的目标“在我有生之年无法实现”。
她说:“我希望在我死后能以那种古老的方式生活。我们无法知道那种情况是否会发生,也不会知道,无论我的尸体上有多少条蓝色丝带。”
报道称,诺贝尔奖委员会说,出生在纽约、现年77岁的格丽克目前在耶鲁大学担任教员。她在1968年发表了处女作《头生子》,“很快就被誉为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名的诗人之一”。
耶鲁大学校长彼得·萨洛维在一份声明中说,格丽克“对自我及其在世界中的位置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探索,创作了启发心灵的美妙诗篇”。
他还说,格丽克是一位“鼓舞人心的老师,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交给敬仰她的学生们”。
报道称,格丽克在一个匈牙利裔犹太家庭长大,她曾谈到自己十几岁时患上厌食症,并接受过治疗,这些都对她深刻的写作风格产生了影响。
诺贝尔文学委员会主席安德斯·奥尔松说:“露易丝·格丽克的声音是准确无误的。它是坦率和不妥协的,它表明这位诗人希望获得理解。但它也是充满幽默和辛辣智慧的声音。”
奥尔松说,格丽克的12部诗集“以力求清晰为特点”。他说,她的诗句常常引用古希腊和罗马神话并审视家庭生活,其特点是“带有朴素但也俏皮的智慧和细腻的结构感”。
格丽克获得过许多奖项,包括古根海姆纪念基金会和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奖学金、美国文学艺术学会诗歌金奖和国家人文奖章。
她曾在1993年因《野鸢尾》获得普利策奖,并在2014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她是2003年至2004年美国桂冠诗人。
资料图片:这是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宣布现场拍摄的文学奖得主的主要作品。(新华社)
No Responses